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一些笔记和思考

软件发布|下载排行|最新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IT学院IT技术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一些笔记和思考

郑瀚Andrew.Hann   2021-02-26 我要评论

1、一个虚构的简化世界模型故事背景

为了摒弃一些无关主旨的细节,笔者这里按照经济学模型的抽象简化原理,虚构出了一个简化的世界模型。这个世界中,只有两个小岛,A和B岛。

  • A岛是一个刚刚从农业过渡向工业化的国家,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岛上的居民主要以农业、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
  • B岛是一个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发达国家,人均GDP在4万美元左右。岛上的居民主要以服务业、信息化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

A岛的政府雄心勃勃,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使本岛的居民生活水位持续提高,早日达到B岛那样的高收入生活水平。

 

2、供给侧改革总体刚要

  • 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攻击质量满足需求,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 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与宏观调控中的总量调控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运行体制机制的改革,解决的是结构性的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把经济运行比作发动机在工作,总量调控相当于在调节发动机的油门,油门大小影响发动机运行速度;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对发动机内在构造进行调整,是对气缸、变速器、给油回路进行改造,是结构性、体制性的改革,改变的是经济运行内在机制。

0x1: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

在切入点上,强调从供给侧入手,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经济活动总是在动态中实现均衡,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匹配也是在动态中进行。但是,面对需求的瞬息万变,供给的能力和水平不总是能够跟得上,时间久了,总会形成一些体制机制性的障碍,制约了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灵活性,产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失衡。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制约和堵塞呢?按照经典经济学原理,供给和需求应该是匹配的才对,市场通过价格信号进行自动调控,让资本流向收益最大的地方。但现实却常常不是这么完美地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这里拿虚构的A岛和B岛作为例子。

最早,A岛由于经济较为弱后,所以只能从事一些中低端的进口加工生产制造工作。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卖给本岛的居民,主要用于出口给B岛居民。随着时间的流逝,A岛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他们拥有的可支配资产越来越多。自然地,这批人的消费需求就提高了,他们开始需要一些更高级的工业品以及服务,但问题是A岛无法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所以这部分人只能通过进口方式购买B岛的产品和服务。这样一来,A岛积累的GDP就有部分流入了B岛。

慢慢的,A岛的居民发现自己本岛有钱人多了起来,对高档商业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也就有人开始寻思组件更新式的工厂和公司,提供高档商品和服务。但很快发现了问题,A岛长期从事中低端的制造业,严重缺乏服务产业的人才,同时由于A岛的服务产业刚刚起步,在质量方面还不能和B岛相比,所以人们还是更原因通过进口的方式从B岛购买服务。

这样一来,A岛的服务业发展十分缓慢,有的公司甚至很为经营亏损而倒闭。慢慢的,A岛又退回到传统的中低端制造行业,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保证衣食无忧,至少A岛的居民心里这么想,直到....

因为路径依赖和产业结构锁定,A岛的居民依靠很难突破这种结构性障碍。要破解这个难题,就需要A岛的政府进行主动干预经济,也即供给侧改革。

具体来说就是如下几个步骤,

  • 激活市场主体(企业组织供给)
  • 优化要素配置(要素供给)
  • 降低营商成本(成本供给)
  • 提高市场效率(制度供给)
  • 增强创新动能(创新供给)

通过等等措施,提供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经济运行从旧的平衡跃迁到新的平衡。

0x2:供给侧改革的着眼点

在着眼点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率的关键指标,也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实现三大变革,即,

  • 质量变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 效率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企业兼并重组、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
  • 动力变革:增强劳动力、各类人才、企事业单位等微观主体的创新动能和市场活力,加快动力结构的转换

1)质量变革

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1.1)发展壮大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产能过剩与产能不足并存:

  • 一方面,钢铁等行业产能大量过剩,拉低了中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 另一方面,新材料等领域又有大量产能不足,制约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势头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这些产能不足的产品,往往有高技术、大市场、大资本等特征,进入门槛较高。

为此,要围绕工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加强中高端产品供给,促进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有五大环节是要重点把握的。

  • 一是面向时代主打产品的大市场。每个时代都有进入千家万户的主打产品,谁能成为这些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个城市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 二是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这不仅可以使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要素实现有机整合,避免行业内的供需错配,使供给更加精准有效,还能通过产业链条上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良性竞争,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促进优胜劣汰,延长产业的寿命周期,实现产业能级的快速跃升
  • 三是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推进。下功夫抓好研发设计、物流运输、金融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 四是瞄准高技术企业招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几十个产品为什么一直是中国的短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高,技术门槛也比较高,一般的企业干不了。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企业,全世界屈指可数,招商引资首先就要瞄准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再延展各产业链条
  • 五是投融资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往往投资额都很大,而且初期的启动资金就很高(需要很多固定资产前期投资)。这样的资本要求,即使是实力很强的企业,只靠自己的资本积累也是难以进行持续投入的。

1.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当前,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同时发生。知识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正在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非常重要的发展变量。

在保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物流会展、住宿餐饮等六大传统服务业平稳增长的同时,要加快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产品供求的更高层次平衡。主要在五个领域。

  • 一是新兴金融服务。在确保守住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深化金融创新改革,积极推动离岸金融结算、金融租赁、消费金融、金融保理、互联网信用服务等新兴金融业务的发展,推动各类金融牌照更好发挥功能
  • 二是跨境贸易服务。在FTA背景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快速增长。包括跨境电商、保税贸易、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服务外包等
  • 三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我国已进入IT、DT并行的时代,现代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供求两旺。
  • 四是研发设计等专业服务。研发技术、专利技术、工程咨询等,资本技术高度密集。要推动专业服务市场化,促进传统研发设计中心向成本控制中心、利润中心转变,打造一批专业化研发设计市场主体,满足多元化、高端化的市场需求
  • 五是新兴消费服务。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档次提升,供给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要顺应需求结构变化,积极发展大健康、旅游休闲、影视文化创意、城市配送及冷链等服务业,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服务消费需求

1.3)切实强化创新驱动

从本质上讲,创新就是通过创造新供给来催生新需求,一旦资本、资源、人力资本开始向新供给集中,老产业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产能过剩才能根本消除,而整个经济不但恢复平衡,而且能级还会有一个大跃升。

国务院反复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各城市、各大学、各开发区都在推进各类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抓住三大环节。

  • 一是要分类推动创新三阶段。创新可分为三个阶段:
    • “0-1”技术创新无中生有。这是少数高层次专业人才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在企业里研发出来的,是少数人的突破。这需要国家专项科研经费、企业技术创新部门
    • “1-100”,创新成果变成一定的生产力。包括小试、中试,也包括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开发,形成功能性样机,确立生产工艺等。这方面就要调动各类智商高、有知识、肯下功夫的人千军万马、万众创新,建立各类小微企业,在各种科创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器干活,目的是形成产品化能力
    • “100-100万”,变成大规模生成能力。这需要各种开发区、大型企业投资
  • 二是科研成果收益分配要实施“三个三分之一”。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收益分配,能够激发科技人员和机构的巨大创造活力。根据创新三阶段中各个主要人群,实施相应的分配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人群的主观能动性
  • 三是创新平台要集合六大功能。很多地方的孵化器,不分青红皂白,免房租、低租金方式吸引几百家企业,先把人拉进来再说。这种做法除了热闹,效果不会好。美国硅谷之所以孵化能力强,很关键的是,这些孵化器集合了六大功能。1)项目甄别,聚焦专业领域,把好准入环节;2)培训指导;3)共享服务;4)股权投资;5)收购转化;6)资源集聚,孵化器应该成为信息传递、知识交流、人才汇集的窗口

1.4)开拓服务贸易领域

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从1979年的200多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4.3万亿美元,4000多亿美元的顺差,成绩斐然。但是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尚未充分发挥潜力。我们现在做的2000多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出口,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缺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品种。

再者,中国的货物贸易运行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服务贸易业务,比如保险、清算结算、物流、大部分被境外企业做了。我们因为缺少自由贸易的制度安排,使得这一块做不大。

2)效率变革

2.1)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改革初期,我国企业的主体以国有为主。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大量呆坏账、资本金不足等问题。如何让这些企业轻装上阵、公平参与竞争,也是一个供给侧问题。

这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如下几方面措施,

  • 一是对部分企业员工实行下岗再就业
  • 二是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当时稍大一点的企业从医院到学校,甚至火葬场应有尽有,生老病死的社会事业都在企业里。通过剥离社会事业,大幅度减少了国有企业的成本
  • 三是核销坏账和债转股

总的来说,上述这些措施的重要作用就是大幅度减轻了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为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重要前提。

2.2)价格“双轨制”改革,培育市场机制

20世纪80年代,受长期计划体制影响,工业品生产资料的价格严重偏低,价格即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需求,一方面形成了“短缺”,另一方面积存了“隐性通货膨胀”。若一下子放开价格,则必然会引发显性通货膨胀。

当时的决策者采取了计划内国家定价、计划外市场调节的“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通过双轨制,逐步过渡,逐渐培育起了相对高效的市场机制。

2.3)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如何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方面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 一是各地涌现的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这类区域以自由便利、零关税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平台,直接带动大量就业岗位
  • 二是自1984年设立首批开发区以来,我国从沿海到内地设立了几十个国家级开发区、几百个省市级开发区,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这些开发区在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三是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作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这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还倒逼我们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4)投融资PPP模式改革

投融资PPP模式改革,是政府在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公平公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前提下让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公共服务项目。总体来说,有五个方面,

  • 第一,凡是市场化收费可以平衡投资的,比如高速公路项目,就完全放开,由市场主体来做
  • 第二,凡当期收费较低、暂时平衡不了的,像供排水、停车场等项目,就可以通过逐步调价的措施,使项目最终形成投入与产出的大体平衡
  • 第三,凡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收费的投资项目,要通过政府采购、分期付款的方式,把一次性投资变成长周期的公益服务采购,以时间换空间,形成长周期的投入产出平衡
  • 第四,凡是特别大的投资项目,比如地铁项目,没有条件以采购方式运作的,政府就应以地铁车站加盖物业等措施,配置相应土地资源,使其平衡
  • 第五,对土地开发整治等收益很高的公共服务项目,政府要限定投资者的收益幅度,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否则就是搞利益输送

2.5)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改革

过去,我国主要采取审批制的拨款方式,对产业发展进行补贴,并通过相关部门分配给一个个项目。这种体制机制,往往造成三种后果:

  • 一是资金闲置,结转结余资金沉淀多
  • 而是资金使用效果不好评估
  • 审批权力过于集中,企业“跑部钱进”,一不小心就会引发权力的寻租现象

更好的做法是,把财政产业资金简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交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政府不再直接参与具体管理运作,产生1:N的资金杠杆比。

充分发挥基金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资源配置按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2.6)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改革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引进的外资几乎等于全部工商业资产的30%,这也是中国进出口50%的推动力量。但是,我们在金融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开放不够,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只占整个中国金融资产的百分之一点几。

2.7)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改革

由于城市用地有集约型,一个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平均为250平方米,在城里的建设性用地平均为100平方米。

全世界城市化过程中,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城乡的变迁,人口集聚到城里,农村里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会大幅减少,使得农村耕地数量相对增加,所以没有出现耕地短缺的问题。

但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的农民是两头占地,一方面在城市里有住房用地需求,但在农村里宅基地还是留着的,我们的耕地因此就短缺了。

宏观上城乡资源没有有效流动起来,没有有效配置,这就造成了我们耕地短缺,住宅用地少,土地供应成本高,整个城市的房价也会高。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总体平衡。

3)动力变革

3.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

众所周知,计划经济之所以缺乏活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计划组织无法真正面向需求开展市场化经营。为此,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的改革就注重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

  • 一是将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扩大了农业产出规模
  • 二是非公经济取得了合法地位,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逐步打开,个体户、私人企业蓬勃发展起来
  • 三是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现在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 四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代表新兴生产力的上市公司
  • 五是引进外资,外资经济组织色参与下,中国经济的供给侧很快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生产出越来越多适销对路的产品,也衍生出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

3.2)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释放增长动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防止经济下滑、稳定经济增长,国务院于1998年7月3号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从而为市场化的商业机构取代政府成为城镇居民住房的主体供给者扫清了最后障碍,房地产从此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

在房地产业的带动下,上游原本已经过剩的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迅速由过剩变为短缺,价格暴涨。下游的家装、家电和物业管理等产业也走上了风口。

可以说,城镇住房的市场化改革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中国GDP重新推回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应该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

3.3)降低个人所得税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取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征收,工资薪金类为超额累进税率5%-45%,最高边际税率45%,显著高于企业所得税率的25%。

从实际运行看,

  • 一是使一些收入来源多元的高收入群体以“钱在企业、不拿工资”或“工作在大陆、工资在海外”,还有以发票抵账、多次少量领工资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规避纳税
  • 二是对吸引高端人才非常不利
  • 三是工薪阶层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力军,这一占比已经升至60%以上,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抑制了消费需求,也不利于中等收入群体壮大

如果参照发展中国家水平以及我国企业所得税水平,将最高45%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下调至25%,不仅不会减少税收,反而有助于扩大税源,完全可能将个税比由7.7%提高到15%,增加上万亿元的涵养潜力。 

0x3: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

在落脚点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需求侧的变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从温饱问题到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有所变化,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是不变的,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换言之,尽管不同历史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但落脚点都是一个: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就拿国人比较关心的房地产市场问题来说,从需求侧视角总共有如下几个问题,

  • 90年代以前无房可买问题:人民的主要需求是有房住,主要矛盾是0-1有无的问题,当时的供给是由国家单位统计分配的,即所谓的分配房,但是单位盖的房子毕竟有限,所以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分房。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没有单位,那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房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97时候国家推行了房改,将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由此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极大地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大量的房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房子的供给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短短数年后,无房可买的问题就解决了
  • 资产保值的需求问题:由于通货膨胀问题,大家将房子作为资产保值(>=名义GDP增幅+银行无风险利率)的一种手段,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这种需求逐渐升温
  • 投机需求问题:手上有资本的人,希望通过房地产运作,实现最大化杠杆收益
  • 医疗、教育的需求问题:由于国内当前的学校采取学区制度,因此房子不仅有居住收益,同时还附带了学票的属性。对下一代的精英培养需求,导致了对名校的一致性追逐,这进一步推高了学区房的需求
  • 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问题:即所谓的改善住房,一些家庭在生育了孩子之后,出于抚养的需要,需要更换一套更大的房子
  • 刚需的自主住房需求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进入了城市,这些人想要定居在城市,就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其一。其二,根据相对收入比例,人均收入高的城市对周围甚至全国相对人均收入低的城市,具有天然的虹吸效应,这导致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非应届学生、社会人口进入城市,这些人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同时也有定居的需求,所以催生了强烈的刚需购房需求

回到我们本章的主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现在问题是,谁是人民呢?美好生活需求又是指什么?

  • 渴望财富自由,渴望阶级跃迁,这属不属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呢?
  • 辛苦积累财富,希望得到一种保值增值手段,以免年老或失去工作后失去经济来源,这属不属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呢?
  • 生活条件富足了,家里人口变多了,希望能购买更大、更好的洋房,这属不属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呢?
  • 对稀缺医疗、教育资源的追求,其本质也是为了老人、孩子能获得更好的保障和未来,这属不属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呢?
  • 年轻人到一个新城市就业,希望购买一套自己的首套房,用于将来的婚房,这属不属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呢?
  • 农民工进城务工,希望能有一个安居的小窝,并不求多好多大,这属不属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呢?

从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出发,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 为了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必然会继续加强
  • 对一部分存在首套房刚需、且有购买力人群的需求,新城、近郊的住房将会持续得到关注
  • 通过租购同权等改革,因为学区、医疗等需求的推动,租房市场会逐渐完善,传统的CtoC会逐渐演变为BtoC的规范化市场
  • 随着人均收入的持续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会持续增多,有能力投资、投机的人群会持续增多,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游戏会不断进行下去

 

3、供给侧改革和奥地利供给学派的区别

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至少有三点不同。

0x1:供给侧、需求侧共同发力

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从供给侧发力的同时,还配合精准有效的需求侧管理。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的困境,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似乎不灵了。与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管理不同,供给学派认为过高的税收会扭曲人们从事劳动和投资的激励(即所谓的“拉弗曲线”),所以应大幅减税来鼓励生产和就业,增加总供给,进而实现宏观层面抑制通货膨胀、降低财政赤字的效果。

与供给学派不同的是,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发力供给侧的同时,还配合以精准有效的需求管理,例如:

  •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事实证明,在社会保障越完善的国家,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也就越强
  • 精准扶贫,扶贫的本质是优化消费者人群结构,中国有6亿人人均收入在1000以下,同时还有数千万的贫困线以下人群,如果整体提升这批人群的收入,等于释放出了万亿级的消费市场
  • 完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确保财政支出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
  • 大力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在扩大进口的同时努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0x2: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发力

在供给学派理论中,政府管制、社会福利支出过大是造成滞涨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减税的同时还主张放松政府管制、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讲中宣称,“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恰恰就是问题的所在”。

供给学派依据萨伊定理,认为微观效率改进会增加供给,而供给增加会带来收入增加,最终会传递到消费需求。这种将微观行为简单加总后推理出宏观效果、总量效果的逻辑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里根总统的实验表明,在总需求不足的经济衰退期,即使政府作出了必要的改革,微观效率的改进也不见得会实际发生,在总体过剩的环境下企业也不太有可能有动力去增加产品供给,萨伊定理的逻辑链条无法顺畅地传导下去,供给学派所依据的“拉弗曲线”的故事也并未实现。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惯性锁定”的问题,政府作出的改革,只是提供了一种“能动的环境”,但并不意味着在这个环境里的经济主体,就会自动按照政府的改革初衷采取行动。因为实际经济活动中,阻力会很多,比如,

  • 产业改造的成本阻力
  • 缺少升级后产业的人才阻力
  • 缺少实际需求的市场阻力
  • ..

相比之下,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作用。

  • 一方面,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加快出清,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
  • 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制定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要求

0x3:公有制、私有制混合体制共同发力

与供给学派只强调私有化不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供给学派基于自由主义经济学传统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效率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在政策上体现为强调私有化,力图通过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进而达到宏观上刺激增长的效果。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运行机制所进行的系统性调节。

  • 一方面毫不动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强调通过深化改革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
  • 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壮大发展公有制经济,强调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平台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相比之下,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与西方供给学派相比更多的政策工具和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有利于破除阻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对接匹配的体制性障碍,进而提高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

关于私有体制好还是共有体制好的问题,笔者自己是这么想的。

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特定发展阶段的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合不同的体制制度混合体制。就拿本文虚构的A岛和B岛的例子来说。

对于B岛来说,居民的平均教育和科技水平都较高,产业结构也较为完善,政府只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民众充分发挥理性经济人即可,价格信号会自动进行最优调控。也即所谓的政府搭台,民众唱戏。

但是对于A岛来说,情况就会更复杂一些了,由于长期从事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产业结构较为弱后,高素质人才也相对缺失。这种情况下政府即使提供了良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但是由于价格信号传递链路上存在堵塞,要素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配置。

这就很像说,对于一个大学班级来说,老师并需要需要做太多的管理,只需要定好期末的项目时间,安排学生分好组,平时做好辅助性授课,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学习成长即可。但是换一个场景,现在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班级,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普遍都缺乏理性,他们不一定知道哪些事情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加强主动引导,当然在主动引导之外,基础学习环境的搭建也是必不可少的。

回到现实,笔者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快速的人口和产业的更迭,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新一代的从业者和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见识格局已经大幅度提高,同时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在快速提升。中国人正在逐渐成为西方那样的理性经纪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10年,中国会逐渐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政府会更多地将自己定位成“搭台人”,而将“唱戏”的任务更多地交还给社会经济主体。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日突然发生的。

 

4、以动态的视角看供给侧改革

任何经济改革都是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针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展开的。边界条件变了,主要矛盾变了,改革的具体措施也会有新的变化。

十八大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问题和新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一是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 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
  • 三是体制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体制转型任务基本完成,与过去相比,那种“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的帕累托改进式的改革机会越来越少。
  • 四是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在2010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自变量
  • 五是出现了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等创新和应用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日益塑造着新的全球经济竞争格局

0x1:以“三去一降一补”为先手

2015年前后,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

  • 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特别是随着前期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 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大量僵尸企业吞噬着经济中宝贵的资源却无法创造价值。
  • 房地产价格飙涨的同时,库存持续扩大。
  • 总体经济的债务增速过快,杠杆率过高,部分企业资产负载率甚至超过了70%,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累计
  • 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制度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 涉及民生社会事业的短板较为突出,大量有效需求无法释放

对此,中央提出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0x2:以“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为要旨

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即:

  •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
    • 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更加注重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来淘汰“僵尸企业”,避免了所谓的“大而不倒”问题
    •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低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低至9%
  • 增强微观主体获利
    • 突出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强化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家精神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 提升产业链水平
    • 研究谋划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在关键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实施一批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重大工程
  •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通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的循环
    • 破除妨碍劳动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通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的循环
    • 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循环

总之,这八字方针仍然是瞄准“企业”、“要素”、“营商成本”、“制度效率”、“创新动能”等供给侧,但在操作是哪个更加切入到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之中,着力从体制机制的层面解决结构性问题。

0x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如果我们把“三去一降一补”理解为短期平衡问题,那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则致力于解决长远发展导向问题。

比如,围绕创新发展,

  • 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激活了亿万新市场主体
  • 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围绕协调发展,

  • 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城市都市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区域增长极

围绕开放发展,

  • 加快推进FTA谈判和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RCEP协定、积极参与WTO治理体系改革,有力维护和加强了多边贸易体制
  • 形成18个自贸试验区1个自由贸易港的对外开放高地
  • “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显著
  • 成功举办Jin博会

围绕绿色发展,

  • 确定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思路
  • 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 连续开展多轮环保督察,纠正了长期以来重增长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
  • “蓝天、碧水、增绿、留白、降耗”等城市环境整治见效显著

围绕共享发展,

  • 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 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这些改革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在供给侧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而推动改革开放向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大步迈进。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 软件发布 访问手机版

声明: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软件开发商或者作者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