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 数据链路层

软件发布|下载排行|最新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IT学院IT技术

计算机网络 - 数据链路层

农夫三拳有点疼~   2020-03-17 我要评论
# 数据链路层概述 ## 基本概念 ### 数据发送模型: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2172149.png) ### 数据链路层的信道类型: -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 链路和数据链路: - 链路(link):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点,**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 数据链路(data link):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 现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 软件。 - 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 帧: 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2173214.png) ### 数据链路层就像一个数字管道 常常在两个对等的数据链路层之间画出一个数字管道,而在这条数字管道上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 ## 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 封装成帧 -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用以确定帧的界限。 -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 如果发送端发送时出现故障,接收端没收到完整的头和尾,就会将帧丢掉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2173853.png) ### 透明传输 若传输的数据是ASCI I码中“可打印字符(共95个)”集时,一切正常。 若传输的数据不是仅由“可打印字符”组成时,就会出问题,如下图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2174904.png) 我们可以使用**字节填充法**解决透明传输的问题: -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字符“ESC” (其十六进制编码是1B) -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2175652.png) ### 差错控制 - 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0也可能变成1。 -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 **误码率** BER (Bit Error Rate) 。 - 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的关系。 -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我们可以使用 **循环冗余检测** **CRC**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2181331.png) 仅用循环冗余检验CRC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accept)。 - “无差错接受” 是指:“凡是接受的帧( 即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1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也就是说:“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都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就丢弃而不接受)。 要做到 “可靠传输” (即发送 什么就收到什么)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 考虑:帧重复、帧丢失、帧乱序的情况 可以说 “CRC是一种无比特差错,而不是无传输差错的检测机制” - OSI/RM模型的观点:数据链路层要做成无传输差错的,但这种理念目前不被接受! #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PPP协议) ## PPP协议 现在全世界使用的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就是 **点对点协议** 即 **PPP协议(Pointer to Pointer Protocol)**,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般都是使用PPP协议。 ## PPP协议的使用场合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3213420.png) | PPP协议应该满足的要求 | PPP协议不需要满足的要求 | | :-------------------: | :---------------------: | | 简单——这是首要的要求 | 纠错 | | 封装成帧 | 流量控制 | | 透明性 | 序号 | | 多种类型链路 | 多点线路 | | 差错检测 | 半双工或单工链路 | | 检测连接状态 | | | 最大传送单元 | | | 网络层地址协商 | | | 数据压缩协商 | | ## PPP协议的组成 -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用于异步串行或同步串行介质。 - 它使用LCP (链路控制协议)建立并维护数据链路连接。 - 网络控制协议(NCP)允许在点到点连接上使用多种网络层协议,如图所示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3215356.png) ## PPP协议帧格式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3223120.png) ## 字节填充 **问题:信息字段中出现了标志字段的值,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标志位”怎么办?** - 将信息字段中出现的每个0x7E字节转变成为2字节序列(0x7D,0x5E)。 -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一个0x7D的字节,则将其转变成为2字节序列(0x7D,0x5D)。 -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0x20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面要加入一个0x7D字节,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3223504.png) ## 零比特填充 PPP 协议用在 SONET/SDH 链路时,使用同步传输(一连串的比特连续传送)。这时 PPP 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 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 **5 个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0**。 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 5 个连续1时,就把这 **5 个连续 1 后的一个 0 删除**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3223650.png) ## PPP协议工作状态 当用户拨号接入ISP 时,路由器的调制解调器对拨号做出确认,并建立一条物理连接。 PC机向路由器发送一系列的LCP分组(封装成多个PPP帧)。 这些分组及其响应选择一些PPP参数,和进行网络层配置,NCP给新接入的PC机分配一个临时的IP地址,使PC机成为因特网上的一个主机。 通信完毕时,NCP 释放网络层连接,收回原来分配出去的IP地址。接着,LCP释放数据链路层连接。最后释放的是物理层的连接。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4221850.png) #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CSMA/CD协议) ## 局域网的拓扑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5113905.png) ## 局域网的特点与优点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 - 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局域网具有如下的一些主要优点: - 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 共享通信媒体 ### 静态划分信道 - 频分复用 - 时分复用 - 波分复用 - 码分复用 ###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 - 随机接入(主要被以太网采用! ) - 受控接入,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目前已不被采用) ## 认识以太网 > 最初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当初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单又可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但是不安全,有可能被非目标计算机抓包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5115342.png) 总线上的每一个工作的计算机都能检测到B发送的数据信号。 由于只有计算机D的地址与数据帧首部写入的地址一致,因此只有D才接收这个数据帧。 其他所有的计算机(A,C和E)都检测到不是发送给它们的数据帧,因此就丢弃这个数据帧而不能够收下来。 具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CSMA/CD)协议 > CSMA/CD表示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 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 碰撞。“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 碰撞检测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141740.png) “碰撞检测” 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 - 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检测到碰撞后:** - 在发生碰撞时,总线上传输的信号产生了严重的失真,无法从中恢复出有用的信息来。 -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 争用期 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2τ** ( 两倍的端到端的往返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 以太网的争用期 -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2τ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通常,取51.2 μs为争用期的长度。 - 对于10 Mb/s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 即64字节。 -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64字节未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 最短有效帧长 - 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64字节之内**。 - 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64字节。 -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 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2τ。 - 定义参数k,k = Min[重传次数, 10] - 从整数集合[0,1,...,(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г 。 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r倍的基本退避时间。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 以太局域网(以太网) ##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 DIX Ethernet V2 是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的规约 - IEEE 的802.3标准。 - DIX Ethernet V2标准与IEEE 的802. 3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802. 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严格说来,“以太网” 应当是指符合DIX Ethernet V2标准的局域网。 ## 以太网与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 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 **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MAC子层,而LLC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LLC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DIX Ethernet V2而不是802.3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即802. 2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上就仅装有**MAC协议**而没有LLC 协议。 ## 星型拓扑 > 传统以太网最初是使用粗同轴电缆,后来演进到使用比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最后发展为使用更便宜和更灵活的双绞线。不用电缆而使用无屏蔽双绞线。每个站需要用两对双绞线,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 > 这种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 > 叫做**集线器(hub)**。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143941.png) ### 集线器的一些特点: 集线器是使用电子器件来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因此整个系统仍然像一个传统的以太网那样运行**。集线器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因此这样的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已大大提高了。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CSMA/CD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144454.png) ##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以太网的信道被占用的情况: - 争用期长度为2τ,即端到端传播时延的两倍。检测到碰撞后不发送干扰信号。 - 帧长为L (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C (b/s),因而帧的发送时间为L/C = T₀ (s) ---- 一个帧从开始发送,经可能发生的碰撞后,将再重传数次,到发送成功且信道转为空闲(即再经过时间τ使 得信道上无信号在传播)时为止,是发送一帧所需的平均时间。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145321.png) ####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参数a - 要提高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就必须减小 τ 与 T₀ 之比。在以太网中定义了参数a,它是以太网单程端到端时延τ与帧的发送时间 T₀ 之比: $$a = \frac τ {T₀}$$ - a- >0表示一发生碰撞就立即可以检测出来,并立即停止发送,因而信道利用率很高。 - a越大,表明争用期所占的比例增大,每发生一次碰撞就浪费许多信道资源,使得信道利用率明显降低。 ####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最大值 **对以太网参数的要求** - 当数据率一定时,以太网的连线的长度受到限制,否则 τ 的数值会太大 - 以太网的帧长不能太短,否则 T₀ 的值会太小,使 a 值太大。 **信道利用率的最大值** - 在理想化的情况下,以太网上的各站发送数据都不会产生碰撞(这显然 已经不是CSMA/CD, 而是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调度方法),即总线一旦 空闲就有某一个站立即发送数据。 - 发送一帧占用线路的时间是 T₀+ t,而帧本身的发送时间是 T₀,于是 我们可计算出理想情况下的极限信道利用率$S_{max}$为: ## MAC层的硬件地址(MAC地址)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地址**。 802 标准所说的 “地址” 严格地讲应当是每一个站的 “**名字**” 或 **标识符**。但鉴于大家都早已习惯了将这种48位的“名字”称为“地址”,所以本文也采用这种习惯用法,尽管这种说法并不太严格。 - 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RA负责向厂家分配地址字段的前三个字节(即高位24位)。 - 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称为**扩展标识符**,必须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 - 一个地址块可以生成2²⁴个不同的地址。这种**48位**地址称为MAC- 48,它的通用名称是EUI-48。 - “MAC地址” 实际上就是适配器地址或适配器标识符EUI-48。 > 在同一个交换机上的计算机MAC地址不可相同,否则会产生网络故障,MAC地址可以手动修改 ## 适配器检查 MAC 地址 **适配器从网络上每收到一个MAC帧就首先用硬件检查MAC帧中的MAC地址** - 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则收下,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处理。 - 否则就将此帧丢弃,不再进行其他的处理。 **“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 - 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 ) - 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 - 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 ## MAC 帧格式 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 - DIX Ethernet V2 标准 - IEEE 的 802.3 标准 最常用的MAC帧是**以太网V2**的格式。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153643.png) ## 无效的 MAC 帧 -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 查出有差错; - 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 46 ~ 1500 字节之间。 - 有效的MAC帧长度为 64 ~ 1518 字节之间。 -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MAC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 帧间最小间隔 - 帧间最小间隔为9.6 μs,相当于96 bit的发送时间。 - 一个站在检测到总线开始空闲后,还要等待9.6 μs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 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收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 扩展以太网 ## 在物理层考虑扩展 - 主机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集线器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15523.png) - 用一个集线器连接多个集线器(数量不宜超过30台计算机,连接越多,效率越低)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20050.png) ## 在数据链路层考虑扩展 -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 -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 网桥的内部结构 ![image-20200316220739181](assets/image-20200316220739181.png) ### 使用网桥扩展以太网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21141.png) ### 网桥扩展以太网的优缺点 优点: - 过滤通信量。 - 扩大了物理范围。 - 提高了可靠性。 -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和100Mb/s以太网)的局域网。 缺点: - 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 在MAC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 具有不同MAC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时延更大。 - 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 ### 透明网桥 - 目前使用得最多的网桥是**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 idge)。 - “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因为网桥对各站来说是看不见的**。 - 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标准是IEEE 802.1D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22743.png) ### 网桥的自学习算法 - 若从 A 发出的帧从接口 x 进入了某网桥,那么从这个接口出发沿相反方向一定可把一个帧传送到 A 。 - 网桥每收到一个帧,就记下其源地址和进入网桥的接口,作为转发表中的一个项目。 - 在建立转发表时是把帧首部中的源地址写在 “地址” 这一栏的下面。 - 在转发帧时,则是根据收到的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来转发的。这时就把在“地址”栏下面已经记下的源地址当作目的地址,而把记下的进入接口当作转发接口。 ## 用交换机扩展以太网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24129.png) ## 虚拟局域网 ### LAN和VLAN - 交换机的使用使得VLAN的创建成为可能 - 虛拟局域网V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 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 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 - 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30316.png)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31731.png)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32359.png) ### 虚拟局域网枕格式 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4字节的标识符,称为VLAN 标记(tag),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 ![](https://gitee.com/songjilong/FigureBed/raw/master/img/20200316232731.png) # 高速以太网 ## 100BASE-T 速率达到或超过**100 Mb/s**的以太网称为**高速以太网**。 在双绞线上传送100 Mb/s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仍使用IEEE 802. 3的CSMA/CD协议。100BASE T以太网又称为**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 **特点:** - 可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因此,不使用CSMA/CD 协议。MAC帧格式仍然是802.3标准规定的。 - 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 m。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的9.6 μs改为现在的0. 96 μs。 ## 吉比特以太网 - 允许在1 Gb/s 下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工作。 - 使用802. 3协议规定的帧格式。 - 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CSMA/CD协议(全双工方式不需要使用CSMA/CD协议) - 与10BASE-T和100BASE- T技术向后兼容。 - 当吉比特以太网工作在全双工方式时(即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不使用载波延伸和分组突发。

Copyright 2022 版权所有 软件发布 访问手机版

声明: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软件开发商或者作者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我们